國貨上熱搜的頻率越來越高,離不開品牌的強大支撐
從美妝到食品,從手機到汽車,從消費品到國之重器,有沒有發現,國貨上熱搜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這背后,離不開品牌的強大支撐。10日,2021年中國品牌日活動在上海開幕,這是2017年以來的第五個中國品牌日。穿梭于19個央企展館、37個地方展館,我們帶您一睹中國品牌的氣場,感受中國經濟的底氣。
創新,無處不在
創新,不僅是“十四五”規劃的鮮明導向,也是中國品牌的閃亮標簽。
作為央企展團成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首次攜“運-20”和“鯤龍”AG600等航空裝備領域的大國重器模型,亮相中國品牌日活動。其中,運-20是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型200噸級軍用大型運輸機,多次執行境內外抗疫任務。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周國強說:“攜運-20模型參加中國品牌日活動,一是因為其載重大,能展現大國形象;二是因為這架飛機的研制,協同了系統內外2000多家單位,展示了中國科技鏈、供應鏈的實力。”
創新不僅體現在國之重器,也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展館內,國藥北生所和科興公司的新冠疫苗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兩家公司累計貢獻全國新冠疫苗產量的約八成,為抗擊疫情貢獻了重要力量。
網紅,青春氣息
VR/AR、動畫、影視、4D——行走在各個地方展館,各種新奇的展示手段令人目不暇接。與之相映襯的是,除了互聯網新生代,不少“老字號”也紛紛推出“網紅”爆款,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鮮蝦燒麥、紅豆沙小圓子等中式糕點,和咖啡配在一起是什么感覺?上海餐飲老字號喬家柵近年來推出了“中式糕點+西式咖啡”的跨界品牌“喬咖啡”, 主打“有煙火味的網紅”路線。喬家柵副總經理沈妍說,老字號轉型的關鍵在于客群的年輕化,要不然只能活在記憶里。“當然轉型也不能忘了立身之本,要在堅守品質的基礎上,提升顏值和食用的便利化程度。”
在湖南展館,既有超大直徑盾構機、超級計算機這樣的創新成果,也有文和友、茶顏悅色這樣的“網紅擔當”,等待觀眾前來“打卡”。稍微觀察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國貨成為“網紅”,與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有密切關系。阿里研究院的一份報告指出,國貨正在成為“90后”“95后”“00后”消費的首選。過去一年在天貓平臺上,“00后”國貨消費的增速最快,超過50%。
匠心,精益求精
可靠的質量,是品牌能夠長久“保鮮”的關鍵。對于質量的精益求精,成為很多展館的看點。
擁有多個制造業知名品牌的青島,打出了“匠心青島”的主題。青島展館工作人員介紹,以品牌引領高質量發展,青島大力培育新一代“青島金花”。
以“楚類拔萃”為主題的湖北展館內,華工科技一款便攜式激光打標機引人注目。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創新設計,將原本工業級的打標機適配到日常生活場景中,適合家庭或者手工作坊來實現小批量產品的個性化定制。
“希望湖北品牌以新品質、新技術、新創意、新體驗,成為新消費市場中出類拔萃的弄潮兒。”湖北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袁德芳說。
數智,預見未來
未來的生產生活是什么模樣?數字化、智能化,既是大勢所趨,也讓中國品牌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
“京心智造”“智創津品”“智匯閩品”——不少地方展館的主題,釋放出濃濃的“數”“智”味道。在廣東展館的“廣東數字”板塊,既有“粵省事”這樣的數字政務服務品牌,又有YY直播等數字經濟領域的自主品牌。山東展館工作人員介紹,圍繞海爾卡奧斯、浪潮云洲等品牌,山東正在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經歷疫情考驗,數字化與城市的關系,變得愈發緊密。在上海展館,復瞰科技創始人曾曉洋表示,下一代超高清視頻技術將使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企業開發的十億級像素云相機技術,從芯片到鏡頭全部國產化,在濕地觀鳥、賽事保障、智慧機場等智慧城市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出海,任重道遠
2021年中國品牌日活動的主題為“中國品牌,世界共享;聚力雙循環,引領新消費”。積極走出去、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是很多中國品牌努力的方向。
中國建筑企業文化部高級經理吳揚說,中國建筑目前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實質性經營。“包括科威特中央銀行新總部大樓、泰國拉瑪八世皇大橋等中國建筑承建的項目,成了當地的標志性建筑,也‘登’上了當地貨幣。”
統計顯示,在《財富》評出的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大陸有124家企業上榜。在世界品牌實驗室評出的2020年“世界品牌500強”中,中國有43個品牌上榜。兩相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品牌在走向世界方面,未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5年來,隨著中國品牌日活動的持續舉辦,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受到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說,下一步要抓住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機遇,不斷提升品牌建設的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參與采寫:李子格)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周蕊、孫青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
- 年報業績預告火熱披露中 投資者要警惕高股價的財務大洗澡行為
- 強化常態化打擊,高效打擊“假企業”“假申報”等嚴重涉稅違...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