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OZ銷售總監離職,代理商透露補貼難拿、業績不佳
5月16日,藍鯨記者獲悉,電子煙品牌YOOZ CEO蔡躍棟近期在公司內部發布了一則郵件,內容顯示,YOOZ全國銷售總監黃燾將于近日卸任,此后身份調整為“榮譽顧問”。
據了解,黃燾是YOOZ早期核心創始團隊之一,對YOOZ業務從0-1的發展階段做出了不少貢獻。不過,關于本次卸任具體原因,蔡躍棟并未在內部郵件中提及,而是表示,近期自己將參與銷售業務,并會對公司進行重大組織架構調整,以打造更加高效率的團隊,更好服務用戶和客戶,具體架構調整信息將在近期陸續發出。
此前有公開報道稱,2021年YOOZ計劃拿出6億元人民幣補貼代理商,達成全年10000家實體店的開店目標,頗有大肆擴張的意味。而在此背景之下,銷售老大的突然離職引發業內熱議,有觀點認為其中原因或與公司近期以來業績表現不佳、門店盈利情況較弱有關。不過,YOOZ對此并未公開回應,因此,詳細情況也暫且未知。
在藍鯨記者后續的采訪中,有代理商表示,YOOZ門店開設一年多時間,收入不足以覆蓋成本,目前已關店投入其他行業。另外,也有代理商表示,YOOZ的補貼發放效率較慢,在完成驗收的情況下,補貼卻一直在拖。
大舉擴張關鍵時期,YOOZ銷售團隊此番換帥難免引人關注:接下來內部調整是否進行順利?這期間又是否會對經銷商造成影響呢?
跑馬圈地加速,電子煙掀起補貼大戰
艾媒數據中心數據顯示,我國電子煙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5.5億元,急速擴張到2020年的83.8億元,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72.5%,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增長迅猛。
不過,經歷過2019年11月的“線上禁售”風暴之后,電子煙行業被迫“斷網求生”。從爆發到穩定,線下渠道正成為各品牌爭奪市場份額的重要突破點,為籠絡更多加盟商、加速跑馬圈地,各家品牌開啟了補貼大戰。
就此前的表現來看,補貼政策的確給品牌方帶來了快速擴張上的反饋。無論是鉑德、YOOZ還是魔笛等,門店數都有了一定增長。而嘗到甜頭后的電子煙行業,在今年更是掀起了新一輪高額補貼大戰,這其中,單店補貼最高甚至達到128萬,堪稱行業補貼的天花板。
在補貼力度這塊,YOOZ也不甘示弱,于3月19日宣布拿出6億元人民幣補貼代理商,全年達成10000家實體店開店目標,單店補貼最高達118萬。
YOOZ牛店牛補大計劃一覽表
至此,數以萬計的加盟商已成為電子煙開店大潮的主流銷售渠道。
YOOZ加盟商透露:補貼難拿,銷量不佳
無加盟費、甚至還有高額補貼,看似種種利好的電子煙加盟背后,究竟落地如何?藍鯨記者就加盟具體事宜咨詢了YOOZ某省級加盟負責人,據對方描述,目前YOOZ還是以貨補為主,針對不同的門店有相應的考核任務,考核指標則是零售額,如B+級專賣店,如果要拿到補貼,前面三個月每個月需要完成35000元的零售額,后面三個月每個月則需要完成50000元零售額。級別越高,考核越高。
而對于這一零售額要求,某一線城市代理商向藍鯨記者坦言:“達不到。”據他描述,YOOZ的煙桿和煙彈在更新頻率上很不一致,不停推出煙桿配色而較少出煙彈,以至于客戶會選擇其他品牌,從而影響銷量。此外,另一位YOOZ代理商也表示,目前電子煙行業已經接近飽和,YOOZ除了桿子便宜、煙彈量多以外,在創新上沒法跟龍頭比,因而銷量也不太好。拿他自己來說,其位于北京的門店,3-4w月銷售額已經是較好的情況,但都不夠覆蓋成本?!伴_了一年多也沒掙多少錢,最后就草草了事?!痹摯砩倘缡钦f。
那么,對于滿足考核標準的加盟商,YOOZ補貼發放的效率又如何呢?北京市某位同時經營YOOZ和FLOW品牌的店主表示:“YOOZ的補貼效率的確很慢。”據他介紹,同樣完成驗收的情況下,FLOW那邊能立馬拿到補貼,但YOOZ屬于一直在拖的狀態。
業內人士表示,品牌方推出補貼的出發點并非不好,但如果僅僅靠補貼噱頭幫助自身擴張,而不去關注政策落地情況、提升產品競爭力的話,品牌和加盟商很難實現共贏,品牌發展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中國人大助理教授王鵬曾表示,行業魚龍混雜,處于粗放式發展階段,包括戰略運營、資本運作都應該納入統一的監管。關注群體都是年輕人,歸根到底行業要規范化經營,不能為了企業的目的,喪失社會責任。
而在監管層面,今年3月22日,工信部曾公布了一則煙草專賣實施意見稿,其中提到了“電子煙新型煙草制品參照卷煙規定執行”。這也意味著,電子煙行業將在多個環節完成重塑,國內電子煙江湖洗牌將加速。
中商產業研究院、東北證券等分析認為,過往那種低門檻、自由經營的時代或許會徹底結束,電子煙產業將進入許可經營時代。稅收監管和牌照監管實施后,短期可能對電子煙行業擴張和盈利形成制約,長期而言電子煙行業將進一步規范化。
至此,電子煙野蠻生長的時代即將過去,政策落定后,靠補貼去大舉擴張的模式是否具備可持續性還有待后續考證。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
- 年報業績預告火熱披露中 投資者要警惕高股價的財務大洗澡行為
- 強化常態化打擊,高效打擊“假企業”“假申報”等嚴重涉稅違...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