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企業的招聘資料引熱議,高科技“豬隊友”也越來越多
包吃包住,研究生年薪18萬元起步,養豬企業的招聘資料再一次掀起輿論的波瀾。“大材小用”“養豬都不配了”之類的討論沸沸揚揚。
一面是日常消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另一面,卻是臟與不堪的代名詞,在外界眼中,豬的割裂感之于其他物種更甚。簡言之,愿意吃豬肉,但不想看豬跑。
低技術含量、低成本投資,高人力勞作,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基礎業態,傳統農業的三大特性已經成了刻板印象,即便“士農工商”的排名已經成了過去式,“農”的地位卻成了墊底的那一個,而豬的特性又為農業中的養豬行業更增加了幾分偏見。
當這一偏見進一步延續到擇業中,便組成了對高學歷養豬的訝異聲。
諸如此類的報道并不鮮見,而在養豬的標題前,或綴以北大畢業,或加上碩士海歸等定語。高學歷,養豬場,兩個詞在傳統語境下的差距越是遠,組合起來越能吸睛。抓住的,是大眾對養殖工作的傲慢與偏見,以及對現代化農業的無知和好奇。
豬還是印象中鮮美可口的樣子,但養豬早已不在臟亂差的環境中了。科學與技術賦能一切,也讓豬得以飛到風口之上。
一年7億頭的消費量下,家庭飼養不可能滿足當前龐大的內需,成熟的現代化產業鏈嵌入養豬行業。自動投料喂水、空調暖氣供應、消毒隔離室、污水降解池,全自動的系統、全英文的設備已是現代化養豬的標配;“豬芯片”、豬臉識別、數字化管理也被提上日程。
而當豬瘟襲來,散戶遭遇滅頂之災,對規?;B殖的渴望愈發迫切。大企業趁機擴張,但也需要制勝法寶,有錢有設備,也更需要懂得用錢用設備的人才,招聘簡章對高學歷的青睞也無可厚非。
疫情期間起飛的豬價讓全民草木皆兵,也讓規模化的養殖企業進一步嘗到甜頭。今年一季度,養豬巨頭牧原股份凈利暴漲70%,日賺7000萬元。
長期穩定的剛需和顯而易見的利益面前,高科技的“豬隊友”也越來越多,從網易十多萬一頭的“丁家豬”,到阿里云AI養豬、京東智能化養豬,生豬養殖技術流成為大勢所趨。產業更迭升級,養的是豬,也是技術。
民以食為天,作為國之根基,農業與國家的發展并駕齊驅。當行業的發展顛覆了傳統的認知,那么優質崗位無疑也需要與之適配的人才,雙向公開的招聘面前,職業從無貴賤,德才配位足矣。
與其說高學歷養豬是大材小用,不如說是產業升級下的高技能人才稀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這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明確要求。正如養豬崗位的招聘啟事上,高的不是學歷門檻,是對學識和技能的要求。知識可以改變人生,也能顛覆豬生。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
- 年報業績預告火熱披露中 投資者要警惕高股價的財務大洗澡行為
- 強化常態化打擊,高效打擊“假企業”“假申報”等嚴重涉稅違...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