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圍繞法律、管理等“四點發力”,推進全鏈條節糧減損工作
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豐盈,夯實了糧食安全的基礎,但糧食損失浪費現象仍然存在。
節糧減損等同于糧食增產,是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的“無形良田”。我國將從立法修規、科技創新等方面推進全鏈條節糧減損。
全國糧食行業持續多年開展了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工程、“糧安工程”、“智慧糧庫”建設以及原糧“四散”運輸、糧食適度加工、優質糧食工程等專項行動,在糧食收購、儲藏、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取得了明顯的減損成效。這是記者今天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成都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的。
“但糧食損失浪費現象仍然存在,糧食流通與加工損失仍然偏高。強化糧食減損,推進減損任務,引導合理消費迫在眉睫。”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說,接下來將圍繞法律、管理、創新、宣傳等“四點發力”,全力推進全鏈條節糧減損工作。
收儲等環節節糧減損成效顯著
王宏介紹說,在糧食收儲環節,自2007年起,我國開始在糧食主產區推廣建設總規模約1000萬套經濟、適用、防蟲、防霉儲糧新裝具。據初步估算,使用新裝具農戶儲糧損失可由8%降至2%以下。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永奕介紹說,該院牽頭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糧食收儲保質降耗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開發”,實現了稻谷保鮮儲藏損耗控制在1%以內,提高了我國糧食儲備科技支撐能力;實現了通風水分損失控制在0.3%以內,降低糧食干燥和倉儲能耗20%以上。
在糧食加工環節,我國狠抓適度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降低損耗。全面倡導適度加工、合理加工,開展大宗糧油適度加工技術研發及成果推廣,避免過度加工導致出品率過低,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糧食損失和能源消耗。積極挖掘米糠、豆粕等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潛力,開展增值利用技術開發和應用等。在糧食消費環節,狠抓節糧減損和營養健康宣傳教育,大力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氛圍。
糧食損失浪費問題仍存在
“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豐盈,夯實了糧食安全的基礎。但糧食損失浪費現象仍然存在,糧食流通與加工損失仍然偏高。強化糧食減損,推進減損任務,引導合理消費迫在眉睫。”王宏說。
在儲運環節,部分農戶儲糧設施簡陋、缺少科學儲糧知識、區域產后烘干能力不平衡等導致農戶儲糧損失仍然突出,東北地區“地趴糧”問題仍時有發生。倉儲設施老化和布局不合理導致倉儲過程損失。標準化規范化運輸程度不高、缺乏農村物流裝備、運輸組織方式不科學、糧食物流遺撒、沖擊破碎等原因也導致了糧食損耗。
在加工環節,因過度加工、加工工藝落后等因素,導致面粉、大米出品率不高,未形成營養導向的加工體系。有研究表明,若減少大米拋光次數,使用適宜技術裝備,可降低碎米率5個百分點以上。相關資料顯示,每年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
在消費環節,各類宴席浪費現象嚴重,集體食堂、個人和家庭都存在一定的浪費現象。中科院研究人員認為,我國每年消費環節浪費的食物相當于3000萬到5000萬人1年的口糧。
多方面推進全鏈條減損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國際糧食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糧食供需長期緊平衡的態勢下,我國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必須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增產與減損并行。”王宏說,接下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通過組合舉措,全力推進全鏈條節糧減損工作。
強化依法節糧減損,需一手抓立法修規,一手抓標準體系建設。王宏介紹說,一方面,已經列入全國人大立法計劃的《糧食安全保障法》擬就“糧食節約”設立專章,進行系統規制。同時,積極貫徹落實已頒布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中節糧減損相關規定。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中,進一步強化節糧減損舉措考核,推動地方狠抓節糧減損工作。另一方面,健全節糧減損技術標準體系,制定適度加工、糧油機械、副產物綜合利用的系列標準。
節糧減損,還需科技支撐。王宏介紹說,接下來,將通過技術設施“四強化”,夯實節糧減損條件基礎。一是強化糧食產后服務中心作用,為農民提供糧食烘干和清理等服務。繼續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工程,加強儲糧裝具配備。二是強化倉房升級改造,支持建設綠色低溫倉儲設施,提高倉房的氣密性、隔熱性,推動分類、分倉儲藏,進一步降低倉儲環節糧食損耗。三是強化科技創新,積極開發和推廣糧食適度加工技術裝備,減少過度加工造成的糧食損失。四是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支持開發推廣熱泵烘干、適度加工、糧油副產物循環增值利用等體系化技術成果,促進節糧減損。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楊召奎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
- 年報業績預告火熱披露中 投資者要警惕高股價的財務大洗澡行為
- 強化常態化打擊,高效打擊“假企業”“假申報”等嚴重涉稅違...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