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小龍蝦對餐飲業的滲透力在逐漸加強
記者日前從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獲悉,由該會與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聯合共同編制的《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1)》(下稱《報告》)近日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小龍蝦養殖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加工業保持穩步發展;與此同時,小龍蝦對餐飲業的滲透力在逐漸加強。
產量年均增長27.50%
據測算,2020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總產值約為3448.46億元,同比下降15.07%(統計未包括港澳臺地區)。其中:小龍蝦養殖業產值約為748.38億元,同比增加11.35%;以加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產值約為480.08億元,同比增長9.11%;以餐飲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約為2220億元,同比下降25%。
2020年,我國小龍蝦養殖總面積達到2184.63萬畝,養殖總產量達到239.37萬噸,位列我國淡水養殖品種第6位(前5位均為大宗淡水魚品種)。按地域分,2020年,有小龍蝦養殖報告的省(區、市)23個,其中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5個傳統養殖大省仍然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養殖總產量218.69萬噸,占全國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的91.36%。
國內市場蝦尾最受歡迎
在加工方面,《報告》顯示,相對于小龍蝦養殖產量而言,小龍蝦加工企業主要在小龍蝦集中上市中后期開始加工,且主要收儲小規格小龍蝦,小龍蝦加工量占比很低。2020年,我國小龍蝦規模以上(年加工量100噸以上)加工企業123家,同比增加10家,總加工量約為 88.07萬噸,同比增長10.09%,年加工總產值約為480.07億元,同比增長近10%。按地域分布,規模以上加工企業仍然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5個傳統小龍蝦養殖主產省。
小龍蝦加工主要以初級加工為主,精深加工占比很低,初級加工產品主要為蝦尾(只去頭、不去殼)、蝦仁(去頭、去殼)、整肢蝦(不去頭、不去殼)三大類。三種產品類型中,由于加工成本較低,且方便家庭加工制作,蝦尾在國內市場最受歡迎;由于應用場景的擴展,如一些知名餐飲連鎖企業開發推出小龍蝦蓋澆飯等產品,蝦仁的用途得到一定程度拓展,在部分地區的需求量增加。
對餐飲業的滲透力加強
《報告》調查發現,2020年,疫情影響線下消費的背景下,小龍蝦對餐飲業的滲透力卻在逐漸加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調味小龍蝦產品大量進入快餐、中餐和夜宵店鋪,成為店鋪中的一道熱門菜;二是小龍蝦與其他品類產品結合,衍生出各種創新產品,如蝦仁漢堡、蝦仁披薩、小龍蝦火鍋、蝦尾蓋澆飯等。產品的創新,推動了小龍蝦產品的廣泛應用,為小龍蝦的長期發展打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近年來,各地紛紛重視小龍蝦品牌建設,尤其是重視覆蓋面更廣、帶動作用更強的區域公共品牌建設。2020年是小龍蝦公共品牌建設的爆發期,全年新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9個(襄陽小龍蝦、開江小龍蝦、華容小龍蝦、君山小龍蝦、馬家蕩小龍蝦、雁江中和小龍蝦、含山龍蝦、共青城龍蝦、興化小龍蝦),全國區域公共品牌累計達到21個。
據測算,2020年小龍蝦區域公用品牌覆蓋的小龍蝦產量約占小龍蝦全部產量的36.04%。此外,潛江龍蝦和盱眙龍蝦繼續位列區域公共品牌價值前二。
(記者 孟剛)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緊跟“三農”方向,護好國人“油罐子”,健康保障踐行長康
- 美素佳兒奶粉好嗎?美素佳兒從這三點出發證實自身品質
- 壓力傳感器工作原理
- 電子血壓計原理
- 各類放大器電路設計
- 電感線圈的常識普及
- 聯想ThinkPad T410真機拆解
- 無線通信原理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