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向消費型社會轉變 新消費風潮下機遇與挑戰并存
64.8%,即使是在疫情沖擊下,今年前三季度,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超過60%。擴大內需的“主引擎”、經濟增長的“壓艙石”,消費這個稱號越來越名副其實。當雙循環的大格局日漸成型,買和賣都有了新的面貌。從個性化定制到沉浸式體驗,從數字賦能到綠色環保,消費者在追捧,企業在發力,政策在完善。如歐萊雅北亞區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所言,“雙循環是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帶到中國來,也把中國的好東西帶到世界各個地方”。
64.8%以外的想象空間
當前我國正從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變,那么中國消費市場還有多大的想象空間?對于這個問題,今年進博會期間,在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消費新趨勢”上,與會嘉賓們用數據和事實給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8%,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指出。
在(中國)消費經濟學會會長、成都市社科聯名譽主席楊繼瑞看來,這個數字還可以繼續發展,“因為我國的最終消費率至今還沒有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77%,我們還有超過14億人口、超過4億的中產階級群體,而且隨著我們推進共同富裕,這個比例還會上升”。
規模廣、空間大,消費市場的潛力之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也應運而生。7月19日,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正式獲批,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對于何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寶祥談了自己的理解,從外部環境來看,需要有足夠的條件,如國家政策的支持、城市的消費基礎設施、信息技術的發展,保證供求兩端都有更為便利的方式來實現買賣。
杜寶祥提到了一個詞:先進性。在他看來,國際消費中心的先進性需要非常清晰,擁有多家首店、多款首發產品,可以成為全球市場的風向標等;另外在供應鏈方面,也要具備業態的豐富,匯聚諸多全球知名品牌。
先種草,后體驗,再消費
市場潛力顯而易見,助推政策也已經在路上了,但對于企業而言,要想搭乘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和中國雙循環發展的列車,仍然需要作出不小的努力。比如費博瑞在論壇上提到,“疫情之后,很多消費者回到線下,但是對線下卻也有了新的期待”。
于是,在今年上海“五五購物節”期間,巴黎歐萊雅全球首家旗艦店在南京路步行街揭幕。騎上單車去巴黎,是歐萊雅在這家店里的特殊安排,通過虛擬技術打造沉浸式的娛樂零售。除了單車“旅游”,歐萊雅還在這家旗艦店中為用戶提供美容知識和產品回收兌換積分活動,把教育、服務、娛樂互相結合。
娛樂零售,在費博瑞看來,這正是線下旗艦店的發展方向。社交分享平臺小紅書的創始人瞿芳也看到了這樣的趨勢,“體驗是消費的第一步,種草是體驗的第一步”。她提到,現在其實已經有不少品牌愿意開放試衣間,歡迎小紅書的博主和一些消費者前往進行穿搭分享。
瞿芳進一步表示,隨著大家對消費體驗的重視,不只是穿搭種草,非常多的場景在涌現,比如去年民宿經濟,這背后其實就是體驗經濟,除了旅游,民宿本身成了一種重要的消費體驗;另外在今年國慶期間,露營在小紅書上的搜索量漲了400%,而露營經濟也是親近自然的沉浸式場景,是為體驗而生的沉浸式消費。
線上直播、種草體驗等這些新消費趨勢的興起,需要技術作為強有力的支撐。比如歐萊雅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實現足不出戶游巴黎,再比如YSL唇膏的個性化定制。費博瑞認為,創新技術才能彌合線上和線下的鴻溝,可以從線上導流到線下,也可以從線下吸引到線上,直播和個性化定制就是這樣,“技術是在消費者的理想產品和現實生產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新消費風潮,挑戰與機遇并存
“我們看到了一代新的年輕消費群體和消費市場的興起,這種變化風潮是不可逆的。”對于當今的各種消費新趨勢,瞿芳這樣表示。
在這種風潮下,消費的對象和意愿都會有所改變,費博瑞就談到,現在的消費者有時需要的是超出消費本身的內容,比如情感上的體驗,滿足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一種品質消費。他提到,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下,這種趨勢會更明顯,要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帶到中國來,也把中國的好東西帶到世界各個地方。
對癥才能下藥。在真切感受到這種變化之后,企業也作出了自己的行動。在LVMH集團總經理貝羅尼看來,正經歷著中國市場變化的LVMH需要從三個方面去入手,首先是要理解中國消費者的多樣性,并與他們建立聯系,現在的消費風潮由年輕人推動,挑戰與機遇并存;同時,在數字化進展上,既要適應奢侈品的特點,也要適應中國數字化的特性,調整傳統的門店體驗;另外,還涉及到重新構建產品供應鏈,比如打造高度自動化的倉庫。
順勢而為,這是企業們當下的策略,也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為挖掘消費潛力的重要方式。王微坦言,現在市場最大的差距和短板是供給方面,需要引領市場主體和企業創造新供給?;貧w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王微表示,這也是適應消費新趨勢的重要抓手,因為這些城市未來是風向標,是標桿,是引領中國老百姓消費升級的最重要的場景,因此從供給方面要尊重創新和開放,并形成區域帶動作用。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新舊交鋒 2022年的酒店市場誰能勝?
- 車厘子價格普遍上漲,今年春節還能實現“車厘子自由”嗎?
- 別忘了陪你吃康師傅的人
- 選車困難癥?家用MPV王者傳祺M6 PRO幫你治愈
- 二手高端消費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信任危機何解?
- 黑龍江:激發科技創新潛能,甄選重大科技成果做好就地轉化
- 山東將在中醫藥服務模式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 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 精準對標SpaceX,瞄準“液體可回收復用火箭”,深藍航天完成...
- 山東將培育農業特色產業單項冠軍,如何走好“奪冠之路”?
- 混合云成為企業上云最優選擇,未來發展挑戰與機遇并存
- 金普新區五大主導產業增勢強勁 持續推進智能化升級
- 自貢高新區推進營商專員進企業 著力打造“高興辦”營商品牌
- 山東省新生優勢加速凝聚 發展動能實現新跨越
- 禿如其來的生意!斗不過植發,“假發第一股”瑞貝卡被遺忘
- 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超萬億 涉稅違法行為更將嚴查嚴辦
- 奧園10.78億元出售加拿大項目 助力境外債務重組
- 消息指蔚來正考慮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公司回應:不予置評
- 綠地控股披露2022年上半年擬新增不超760億元擔保額度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97.6%
- 特斯拉發布強勁財報 警告供應鏈問題將持續至2022年
- 冠城大通擬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6-7億元等預計2021年凈利潤虧8-9億元
- 平安幸福年 同心共守護
- 新能源車企頻頻切入保險賽道 意在擴大產業鏈條
- 張一鳴再退出多家字節關聯公司職務 卸任字節跳動法定代表人
- 國家藥監局:推進化妝品新法規平穩實施 嚴防嚴管嚴控化妝品安...
- 三部門發文明確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3月1日起施行
- 十部門: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
- 異鄉過年,溫暖不減
- “就地”過春節,精彩不一樣
- “只賣9塊9”的“隔離險”,葫蘆里裝著什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