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Q3私募股權市場回顧: 一級市場在結構調整中回升
在全球經濟轉型與新興科技快速迭代的雙重驅動下,我國私募股權市場在2024年第三季度展現出了獨特的韌性和適應性。盡管全球經濟增速面臨下行壓力,市場波動性有所增強,但私募股權市場仍呈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三季度,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強勁的政策春風,境內一級市場也在結構調整中回升,募投出現階段性復蘇,退出難度雖然還在升級,但新的并購浪潮也正在醞釀。在這一背景下,市場參與者更需保持戰略定力、捕捉市場機會,以適應這輪新周期的市場發展。
2024 Q3 “募、投、退”市場狀態速覽:
【募資】季度新募資金總量環比上升84%。人民幣依舊強勢,其新募資金量攀升至整體募資市場的98%。機構出清持續,頭部效應凸顯。
【投資】投資市場迎來回升,季度投融資額環比上升45%。泛科技行業投融資規模占到歷史最高比例79%。
【退出】退出企業數量大幅下行,退出結構發生變革,并購退出本季度躍升為占比最高的退出方式。
募資
季度募資額達10個季度最高位
1. 三季度募資總額回升,新募資金808億美元,環比上升84%
根據市場公開數據統計,本季度人民幣募資5554 億元(約為790億等值美元),占Q3總募資額的98%;美元新募資金18億美元,環比上升500%;季度新募美元且投資境內的機構有:專注生物醫療&新藥研發領域的“貝恩資本、TPG、ven Bio”,押注AI領域的“Benchmark"。另外,蔡崇信的藍池資本以及LongRiver江遠投資分別新募5億美元和4億美元。
中國私募股權VC/PE【募資市場】
募集金額&募集數量(季度)
注:數據統計口徑說明:募集金額僅統計市場VC/PE已披露募集金額的基金案例
注:美元募資額按可投資中國地區金額測算,包括:1)中國本土GP美元募資;2)海外GP的中國基金;3)海外GP的全球基金按20%配置中國折算
數據來源: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清科私募通、執中數據
2. 本年募資持續呈現以下兩個特點,并逐季度加深
特點1,頭部效應持續凸顯,體現在一級市場管理人持續出清,大規模基金占比維持穩定高位
● 2024年截至8月數據,基金管理人1.21萬家,對比2022年1月下降19%(減少近3000家)。基金管理人的注銷數量遠遠超過新登記數量,行業持續出清成為常態。
● 另外,新募得資金的機構中,大額募資占比極高,2024年三季度大規模基金(特指10億人民幣及以上規模基金)占總募資金量的77%,該比例逐季度攀升,可見頭部趨勢極強。
數據來源: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清科私募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產品備案月報
特點2,募資市場的命脈“國資”在2023年強勢崛起后,持續加大市場占比
2023年Q1至2024年Q3,國資主導基金的占比一路從70%上升至89%。該上升趨勢的背后,地方政府是募資的主力軍。本季度活躍的地方政府代表為“北京、上海、重慶”:
● 北京4支共500億元產業投資基金同時設立(分別為:北京市先進制造和智能裝備產業投資基金、北京市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北京市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北京市綠色能源和低碳產業投資基金);上海4支共1045億元產業投資基金設立(上海國投先導集成電路基金/人工智能基金/生物醫藥基金、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重慶3支基金近百億規模(目標投向為軍民融合、新材料、人工智能、互聯網軟件、新基建和新能源)。
數據來源:清科私募通,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
根據市場公開數據統計,三季度拿到大錢的市場化機構不多,國資和險資的資金依然是募資的基礎保障。
3. 三季度并購基金募資非常活躍,達到自2021年以來的峰值
根據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并購基金季度募資27.2億美元(等值183億人民幣),環比上升180%。可以看到,今年并購鼓勵政策的密集出臺,從2024年3月開始陸續發布,至9月24日的“并購六條”發布,10月10日上交所召開券商座談會,重點推動“并購六條”“科創板八條”落地,掀起了并購市場的整體熱度。
三季度新募11支并購基金,大額并購募資如:晨壹募資72億人民幣、國家電投首期新募50億清潔能源并購基金、德弘資本新募20億并購基金。
投資
市場投融資額小幅回升,國資覆蓋市場一半資金
1. 三季度投資市場迎來回升,季度投融資額環比上升45%
根據市場公開數據統計,三季度市場投融資總額140億美元,環比上升45%;季度投融資案例數1834個,環比上升13%。幣種看,人民幣繼續強勢主導,占比80%;階段看,早期項目占比大的特征基本穩固,Q3早期項目占比79%,其中人民幣市場早期項目占比84%,美元市場早期項目占比59%。
中國私募股權VC/PE【投資市場】
募集金額&募集數量(季度)
數據統計口徑說明:融資金額只統計披露融資金額的投資案例
數據來源: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開市場數據
2. 泛科技領域投融資占比躍升至79%再創新高,國資覆蓋市場一半資金
從資產端看,泛科技賽道資金集中度創近三年歷史新高,市場份額高達79%,資金量也大幅回升至111億美元,環比上升141%。大量的資金集中在泛科技領域的這幾個細分賽道:半導體產業鏈($46億左右)、AI大模型($19億左右)、新能源新材料($20億左右)、低空經濟($5億以上)。
數據來源: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開市場數據
從資金端看,國資投資人覆蓋本季度50%的資金,重砸芯片半導體、人工智能大模型、低空經濟賽道;市場化機構覆蓋本季度資金量的38%,在新能源領域出手積極。
數據來源: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開市場數據
按照資金屬性分布來看,國資機構和市場化機構在不同賽道的側重方向:
數據來源: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開市場數據
3. 94%的大額交易集中在泛科技領域
根據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三季度大額交易(特指:1億美元融資額及以上項目)共19筆,環比上升27%。其中,18筆為泛科技領域項目。
注:數據統計口徑說明:上圖所指 “大額交易項目” 為:融資金額在1億美元融資額及以上項目
數據來源:華興投資數據研究團隊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開市場數據
本季度,除一筆寵物食品制造商【帥克寵物】融資10億人民幣外,其余大額融資均集中在泛科技領域:
●硬科技賽道(13筆):芯片領域,季度融資之最為安徽的兩筆集成電路領域融資,【皖芯集成】戰略融資95億,是又一個“合肥模式”參考范本;存儲器晶圓公司【長鑫新橋】82.2億元戰略融資,由合肥產投獨投;異構集成芯片【芯盟科技】獲數十億人民幣B輪融資;重慶重點半導體項目【芯聯微電子】估值達87億元,被譽為重慶最快獨角獸,國家大基金投21.55億人民幣;碳化硅芯片【芯粵能半導體】、汽車芯片【芯馳】均獲國資10億人民幣投資。AI 大模型領域,【百川智能】獲一眾國資產投基金及頭部大廠、市場化機構投資,A+輪融資50億元人民幣;【智譜AI】以投前估值200億完成第11輪融資,北京中關村科學城投資數十億人民幣。【月之暗面】獲阿里、騰訊、高榕3億美元投資。【零一萬物】完成數億美元融資,東南亞財團加盟;在低空經濟領域,【峰飛航空】獲寧德時代投資數億美元;低空載人飛行器【小鵬匯天】融資1.5億美元。另外,倉儲機器人【快倉智能】融資超1億美元。
●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賽道(5筆):【中氫新能】被布什基金選定為全球氫能領域的獨家戰略合作伙伴,融資10億美元;石墨及超導材料【港能投資】獲SVL金融投資16億人民幣;新能源重卡【葦渡科技】獲比利時主權財富基金投資16億人民幣。另外,西部最大的航空復合材料研發生產企業【新萬興碳纖維】獲得鐘鼎資本和金石投資的10億人民幣投資;智駕車聯網系統【四維智聯】獲得四維圖新和滴滴7.7億人民幣增資,增資后四維圖新和滴滴分別為第一、第二大股東。
本季度大項目概覽
4. 2024年截至三季度私募股權市場活躍投資機構出手次數排名
說明:1)GP名稱標記紅色視為國資系,包括國央企、地方政府、產業背景/科研院所國有投資機構/基金、國資背景的金融機構,標記黃色視為市場化機構,綠色視為互聯網產業方,藍色視為非互聯網產業方。
退出
并購成為占比最高的退出方式
1. 退出公司數量下行,退出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并購在三季度成為主要退出路徑
我們持續跟蹤季度退投比值(即當季度,機構“退出公司數量”作為分子,“投資公司數量”作為分母的比例),發現從2023年Q2以來退投比維持高位,23Q3歷史最高接近16%,而本季度回落至6%。
退出是如今一級市場最根本的挑戰。受政策影響,IPO退出公司數量在2024年明顯縮量。2024年三季度 IPO退出公司數量38家,雖然相比今年第一、二季度(分別為33家,26家)止跌回升,但對比過去三年季度均值(92家)依然處于低水位線;三季度通過并購退出的公司數量54家,占退出渠道比重最高 (52%);股轉和回購合計11家。
可以看到,IPO退出雖環比有所回升,但已非主要退出渠道,并購退出本季度占比最大。
注:上圖所指退出公司數僅統計有VC/PE在股權市場參投過的投資案例,對IPO的統計同時包含不同板塊的借殼、SPAC等
并購也是近期市場熱議焦點,從412《國九條》鼓勵市場化并購重組;619《科八條》更大力度支持并購重組;924《并購六條》支持上市公司跨行業并購。IPO市場收緊,疊加并購鼓勵政策頻出,無形催熱一級市場的并購潮,并購成為擬IPO企業融資新方向。
2. 并購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上市公司重組并購進入新一輪高潮期
根據市場公開數據統計,2024年三季度共有482家上市公司首次公告了并購事項,季度環比再次上升(Q1為328家,Q2為386家)。從重大資產重組受理情況看,2024三季度交易所共新受理6起并購重組交易,并購重組受理情況呈現回升趨勢(Q1:2家,Q2:6家)。從審核反饋維度看,2024年三季度通過7起并購重組交易,環比明顯上升(Q1通過3家,Q2通過1家)。
數據來源: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WIND數據、交易所數據;并購事項口徑為當季首次公告披露,且剔除交易失敗;
2024年全年,市場不乏通過并購進行“同產業鏈整合”的經典案例。比如:同產業鏈整合“國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次日兩家公司股票復牌后雙雙漲停;另外,也有“上市公司跨行業并購整合”出現,預計也是“新并購六條”松綁跨行業并購后,預計未來會出現比較多的類型。比如:“雙成藥業收購奧拉股份”醫療轉模擬芯片 。
2024年至今,有將近10家擬IPO企業被A股上市公司宣布收購控股權。即“IPO受阻后,轉向并購”,比如:“通威股份50億收購潤陽”為近年光伏行業最大并購案,被并購方“潤陽股份”此前擬創業板上市,然而在今年6月底注冊批文失效前,潤陽股份未能成功發行。
3. 縱觀三地公開市場,A股 IPO自階段性收緊以來,三季度境內IPO首次回暖,新股數量和募資環比上升;港美股IPO發行數量維持穩定
A股:從2023年“827政策”以來,24年首季度回暖。三季度A股首發上市25家,募資額154億元,環比上升79%和73%。新股保持首發高漲勢頭,無首日破發。
從發審動態看:IPO市場提速信號尚未顯現,“適當低速”可能是一段時間內A股IPO常態。
● 第一,IPO受理還在冰封期,Q3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僅受理3家;第二,上會審核通過的企業數量維持個位數,Q3上會10家通過8家(上季度是6過5)環比有所回升;第三,撤否數量從高點環比回落,Q3有91家企業終止審核,對比上季度212家,下降57% 。撤否雖環比回落,但隨著A股IPO進入實質減速階段,許多企業在當前政策環境下選擇放棄IPO。
港美股:2024年三季度,港股14家企業完成IPO,募資額422億港元。數量環比下降22%,募資額環比上漲539%。募資額的拉高主要為【美的集團】的“百億級IPO”,除該項目外,其余項目均為十億左右港幣及以下發行規模;美股中概股14家企業完成IPO,募資額2.3億美元。數量環比小幅上升,募資額環比上漲667%。募資額的拉高主要為SPAC公司【Chenghe Acquisition】,其余美股IPO項目均維持1000萬美元左右的低位發行。
數據源補充說明:本文募資、投資、退出部分數據源為IT桔子、企名片、私募通、Wind,交易所數據,由華興資本匯總整理得到。
數據統計口徑補充說明:市場投資數量統計了市場披露的全部投資案例;投資金額、平均單筆融資金額、幣種分布、階段分布相關數據僅統計市場已披露融資金額的投資案例;募集金額、平均單筆募集金額僅統計市場已披露募集金額的基金案例;退出公司數僅統計有VC/PE在股權市場參投過的投資案例,對IPO的統計包含借殼、SPAC等;本文使用的統計數據庫動態更新,不同時間節點統計的同一維度數據會略有差異。
華興私募股權報告為季度連載報告,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的私募股權一級市場數據庫在長期不斷地校準和更新迭代,如您發現本份報告數據與華興往期數據存在出入,可能因為數據口徑調整及數據修正,華興數據團隊將在數據整理工作上不懈努力。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作家曹小楠:13年來用文字筑造童年燦爛時光
- 西藏“119消防宣傳月”系列活動啟動
- (第七屆進博會)中國零售商進博會采購“擴容”
- 廣西柳城“外來媳婦”變電商主播 帶動村民致富
- 探訪火箭裝備產業逐夢“星辰”
- 中歐班列(成都—陶里亞蒂)專列首發
- 憨態可掬 棕色大熊貓“七仔”悠閑度日
- 第二屆湖南(廉橋)中醫藥產業博覽會開幕 專業市場變展館
- 重慶消防員119公里接力跑 用腳步丈量他們所守護的“山城”
- 70余位中外詩人廣西南寧以詩“對話”
- 進博會加拿大參展商:冀深化加中合作共覓市場機遇
- 中山大學百年校慶在即 校友返校參觀
- 2024年Q3私募股權市場回顧: 一級市場在結構調整中回升
- 新疆阿勒泰迎來強降雪 多部門聯保民眾正常生產生活
- 吉林雪場開啟“試滑周”火熱迎客:新雪季大幕拉開
- 探訪福建泉港山腰鹽場
- “復活”千年楚簡
- 云南嘎灑:傣族男子打破傳統傳承非遺助農增收
- 廈門千人豐收(土豬)宴流水席:沉浸式感受鄉村魅力
- 重慶:盲人海歸碩士用英語帶視障兒童“看見”世界
- 河南“智”理生態環境 村民:一年兜里“鼓囊囊”
- 云南昆明:游客乘船與紅嘴鷗共享周末休閑時光
- “我來北京上大學”2024年殘疾人大學生分享會舉行
- 河南:深入探索生態環境“智”理路徑 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走上...
- GE Vernova高管:AI電力需求激增為能源公司帶來市場機遇
- 傳統不失現代 青海西寧千名舞者展示多元體育運動項目
- “瑞士經典設計展”在北京開幕
- 黑龍江黑河跨境電商“雙十一”訂單激增
- 2024京劇文化季在京啟幕
- 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客流量 今年已破100萬人次